该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城,完成26-27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

该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城,完成26-27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城,完成26-27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甲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河流流量小,夏季温度高,冰雪融化多,汛期出现在夏季,河流从四周流向中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甲、乙两区域共同的区位优势为夏季热量充足和劳动力价格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径)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12分)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相关部门对转移到同一地区的某一工业部门吸引因素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9所示。
读图回答24~25题。

小题1:这类工业部门可能是
A.服装企业B.电子工业C.汽车工业D.制糖工业
小题2:这类工业部门进行产业转移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A.从河南到山东
B.从上海到安徽
C.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
D.从辽中南工业基地到京津唐工业基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读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空间分布及业务收入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软件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4分)
(2)分析环渤海地区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           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⑤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17~19题。

小题1:目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下列不是其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
C.科技水平较高D.资源能源丰富
小题2: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土地的荒漠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3: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正进行着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一系列的产业转移到苏北等地。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C.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D.与全国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侧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