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图(二)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4分)(2)图(一)中甲工业区是

图(一)、图(二)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4分)(2)图(一)中甲工业区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一)、图(二)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4分)
(2)图(一)中甲工业区是              ,试分析该区域工业集聚的优势。(5分)
答案
(1)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日本以大城市为主,100万以上的城市明显多于德国 德国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较均匀;日本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赖户内海沿岸.(4分)(2)鲁尔区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比较分析,从城市等级来看,德国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而日本多大城市。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德国的城市分布较均匀,而日本的城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2)图示甲位于德国西部,为鲁尔工业区,该地区为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集聚意义主要从降低运费、开展生产协作、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抓住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分析,能调用课本关于工业集聚的地理意义。
举一反三
2011年5月,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整体偏弱,且湖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要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4分)
(3)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 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3分)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读图11、12,完成下列各题。

(1)请分析吐鲁番成为夏季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4分)
(2)享有“热极”“旱季”“中国死海(海拔最低)”多个称号的吐鲁番却成为中外驰名的瓜果之乡,请分析其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描述乙图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3为北太平洋(赤道以北)周边区域图,AB虚线为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0°,10°C线为某月等温线。

材料二:表2为J、Q两地统计表和图14某处放大图。
城 市
J
Q
纬度
37°48′N
36°51′N
一月气温
9.7℃
4.7℃
七月气温
15.3℃
25.6℃

(1)根据材料一,R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呈________(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城市J的一月气温高于城市Q,但七月气温却低于Q,请分析其原因(6分)
(3)材料二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二: 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收益变化图。

材料三:农业优势指数是指某省域的农业产值占该省GDP比重。农业优势指数>1反映该省域的农业在沿海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优势指数<1反映该省域农业在沿海不具比较优势,其值越高反映了本省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

(1)试描述1978-2005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
(2)我国沿海地区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的省域是           ,请分析其原因。(5分)
(3)从1978-1984年,按照农业优势指数,大致可以将沿海省域分为三类:(3分)
类型
农业显著优势类
(优势指数≥2)
不具优势类
(优势指数≤0.5)
中等优势类
(0.5<优势指数>2
省域
 
 
 
(4)自1990年以来,沿海各省域劳动力效益变化最小且农业优势指数下降到1.0以下的省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5)针对以上情况,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农村应该(     )(多项选择)(3分)
A.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  
B.加快工业化进程,尽快将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
C.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生产力  
D.实现农业产业化                  
E.积极推进城市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