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材料二: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毫米),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分布示意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材料二: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毫米),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分布示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
材料二: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毫米),伊犁河谷地区地形分布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多或少)(2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8分)
答案

(1)少(2分)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分); 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2分)。
(2)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2分); 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2分);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2分),成为“西域湿岛”。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经纬度和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分析可知,甲在天山北部的准格尔盆地,其降水量少的原因可从该地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来分析。
(2)伊犁河谷成为湿地的原因应从地形、盛行风、水汽来源、冰雪消融等方面来分析。向西敞开的地形; 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
举一反三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B.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C.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小题2: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
A.江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小题3: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
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海岸的类型很多,其中断层海岸景观独特,沿岸山势陡峭,崖壁高逾千米,水下岸坡极陡,在离岸30海里之外便降落至深达4500米的洋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数码代表断层海岸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与②相比,③海岸
A.板块挤压强B.海浪侵蚀强
C.风力沉积强D.流水沉积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青藏高原四季的日照时数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的原因是
A.地形状况B.纬度状况
C.昼夜长短D.天气情况
小题2:甲、乙、丙、丁四图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B.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C.秋季 夏季 春季 冬季D.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A、B两城1971-2011年气候资料图

(1)简析A城与B城的气温差异。(4分)
(2)指出B、C、D三处哪处最适合建大坝,并说明理由。(6分)
(3)简述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水循环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分布图”,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
A.辽、滇两省最高B.沿海高于内陆
C.南方高于北方D.季风区高于非季风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