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油田;   B          水电站;  C         镍矿;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油田;   B          水电站;  C         镍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油田;   B          水电站;  C         镍矿;   D         铁路。(4分)
(2)简析古代丝绸之路、现代兰新铁路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2分)
(3)说明与美国西部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较为不利的条件。(2分)
(4)分析D盆地进行绿洲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分)
答案

(1)塔北  龙羊峡  金昌   青藏
(2)河西走廊地形平坦;绿洲农业发达,城镇众多
(3)深居内陆,缺乏海运交通;降水更为稀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4)地形较为平坦,荒地较多,地广人稀;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甘肃省的轮廓及铁路线、资源空间分布关系可得A塔北油田; B龙羊峡水电站; C金昌镍矿;D青藏铁路。
(2)由图中河西廊的地理位置可知,南为青藏高原,北为内蒙古的西部沙漠地区,此处相对地势平坦,有高山的冰雪融水,水源充足,形成了许多绿洲,城市较好。
(3)从海陆位置来说,我国西部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处内陆。造成降水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而美国西部地区西临太平洋。
(4)D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等等自然因素分析。该地处于冲积扇,地形较为平坦,荒地较多,地广人稀;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举一反三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迅速,但棉花增产有限,需要大量进口。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
A.进口平均单价上涨导致棉花进口量下降
B.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第二季度棉花进口量最少
C.2011年5月棉花进口额约是2010年同期的2倍
D.2011年第一季度棉花进口量约是2010年同期的2倍
小题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近几年需大量进口,其在棉花生产方面的原因不可能是
A.生产成本较高B.棉花质量较差
C.棉花播种面积下降D.棉花平均单产下降
小题3:针对图中显示的棉花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包括
①促进棉花生产区域专业化       ②提高棉纺织企业技术水平
③压缩纺织行业生产规模         ④加快纺织产品品牌培育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岛: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渔民在永乐群岛从事传统的渔业生产、登岛避风。琛航岛是永乐群岛中的一岛,清末一艘名为“琛航号”的军舰曾到此寻访,“琛航岛”因此得名。植被茂密的琛航岛是群岛的交通中心,号称西沙群岛航行条件最好的港口。
材料二 珊瑚虫是造就珊瑚礁的主力军。珊瑚虫的生长,需要进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水中还需有足够的溶解氧。浮游生物及营养物质需借助海浪才能被带到水上,所以哪里有风浪,哪里的营养物质就输送得快,哪里就有更多的溶解氧,哪里的珊瑚虫就会茁壮成长。

(1)酷暑为35℃以上的气温,这样的气温让人难以承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经常出现这种天气,但琛航岛夏温较高却无酷暑,其原因是什么?(6分)
(2)列举琛航岛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8分)
(3)广布南海的珊瑚礁,大小不一,但都长成了椭圆形。那么南海海域的椭圆形珊瑚礁主要延伸方向和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贵州省简图                      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1)说出乌江的河流水文特征。(6分)
据新华社电:因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在贵州一些地区,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易地移民搬迁。
(2)分析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说出解决措施。(15分)
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3)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9分)
近年来,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
(4)结合贵州省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下列旅游品牌形成的原因,完成下表。(6分)
旅游品牌
形成原因
“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
 
“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
 
“红色文化·续写遵义红色经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无极昼现象
C.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D.东北平原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小题2: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B.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C.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D.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C河段较A河段水质差,水量大      
B. B处存在的典型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C. A、C处农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盐碱化问题  
D.图示河段秋末、初春都有凌汛现象
小题2: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据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