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C.④③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C.④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
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
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区域环境。
小题1: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秦岭—淮河,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则图中④是干湿地区图,③是温度带图,②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小题1:从图中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能影响我国东部(从南到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就是季风区;海南可以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
举一反三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
A.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①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C.①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D.①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小题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
小题3:下列省区中既有棉花分布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  )
A.新、川、豫、贵B.湘、鄂、皖、赣
C.冀、鲁、豫、晋D.黑、吉、辽、内蒙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区域的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大部分属于    农业,其农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是靠  的投入获得的。
(2)图中F为    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农业生产中应发挥      资源优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        
(3)A处为       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果树为    
(4)E山脉南侧与北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5)D处是我国          (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有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6)C平原区是我国       (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图(图4),回答问题。

小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年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
失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D.风力侵蚀作用强
小题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
最严重的季节是(   )
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地肥沃B.雨热同期C.人均耕地多D.可垦荒地多
小题2:2010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均温偏低B.春季气温偏低C.春季降水偏少D.春季积雪融水偏少
小题3: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9是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该流域可能是(  )

图9
A.松花江流域 B.珠江流域C.塔里木河流域 D.海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