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
(1)材料二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是指: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长三角相比,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3)请你谈谈促进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地缘优势(侨乡、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任答2点,2分);政策优势明显下降、经济腹地范围小、科技水平薄弱(任答两点,2分) (2)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2分) (3)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2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11分)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形剖面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1)从农业生产部门看,图中甲以 业为主,乙以 业为主,丙以 业为主。(3分) (2)指出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3)从气候条件分析东北平原生产稻米的有利因素。(4分)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小题1: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小题2: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实地调查 |
|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的水文特征( )A.水量小 | B.含沙量很大 | C.冬季无结冰期 | D.一年中有春季和夏季两个汛期 | 小题2:城市P是我国著名的( )A.钢铁工业基地 | B.能源工业基地 | C.纺织工业基地 | D.食品工业基地 | 小题3: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S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 ) |
2010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图中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M河就出现河流流向定期变化的奇特现象。当M河向东南流的时期一般出现在A.全年 | B.1—6月 | C.5—10月 | D.11月—次年4月 | 小题2: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钓鱼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逻船冲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中方表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回答(1)~(3)问题。 (1)钓鱼岛成因属于____(2分)(2)读下图,上半部为我国局部海域等深线图,虚线为断面线,下半部为沿该线作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图,运用海底地形知识,说明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领土?(4分)
(3)日本妄图强占面积仅有6.344平方公里的钓鱼岛,根本意图是什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4分)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该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如下图,并完成(4)~(7)问题。
(4)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米。(2分) (5)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4分) (6)据图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没,分析说明判断理由(从船头朝向、风向和洋流方面作答)。(6分) (7)珠江三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