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冲积物中,冲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冲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渍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坎儿井的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3)坎儿井开挖暗渠的原因是什么?蓄水池有什么作用?
(4)坎儿井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
(1)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2分
(2) 夏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的夏季.4分
(3)减少水的蒸发 调蓄灌溉水量  2
(4)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防止土壤盐渍化  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
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D.M、N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
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   
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图地区相比,甲图中地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自然因素是(  )
A.水资源B.劳动力资源C.农业技术D.热量
小题2:符合乙图地区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集中连片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小题3:读甲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是红壤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D.政治因素
小题2: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28分)下图中的A、B图例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我国两种经济作物的分布,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图例B所示区域的作物是甘蔗,该农作物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两侧的省区?
(2)(5分)图中C所示区域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它常常分布在――――地区,为什么? 
(3)(7分)图中D所在地区的农业特色是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5分)D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该工程对调入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5) (7分)D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要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铁路线的名称是:
A.成昆铁路B.湘黔铁路C.襄渝铁路D.贵昆铁路
小题2:图示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下列不属于该区域内丰富资源的是:
A.水力资源B.煤炭资源C.铁矿资源D.耕地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