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小时)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图中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填干湿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4分)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解决的具体措施为                                                         。(2分)。
(4)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5)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4分)
                                                                                          
答案

(1)自北向南;半湿润区;黄土高原(3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土地荒(沙)漠化(4分)
(3)水资源不足;引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2分)
(4)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②昼夜温差大;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3分)
(5) ①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对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影响:若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小或断流。(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河流的位置可判断b河段属于黄河的中游,其流向是自北向南流;该河段位于年降水量400mm与800mm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从流经的经纬度位置分析,其地形区属于黄土高原。
(2)甲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所在地区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3)丙地气候干燥,降水少,所以制约农业发展的生产的因素是水源不足;因南侧是祁连山,所以可引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缓解水资源不足。
(4)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地夏季高温,晴天多,光照强,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中糖分积累;从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从水源条件分析,临近黄河,可以引水灌溉。
(5)因本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若灌溉不当,会使地下水位升高,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若本区引水过多,会使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举一反三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小题。

小题1:有关此农业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效地缓解中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②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 ③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 ④各自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小题2:“易地育肥”对草场建设的意义在于(  )
①为产粮区提供大量畜力 ②减缓对草场的压力 ③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 ④为产粮区提供充足的有机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10分)
(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8分)
(4)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及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资源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读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相关图示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简要评价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2)简析气候变化对该流域春小麦、玉米生产的影响。(2分)
(3)民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即“压砂技术”。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产量和质量均高于A组。试从砾石覆盖对瓜田水、热、土条件的改变方面,帮助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3分)
(4)为了拯救民勤绿洲,民勤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关闭部分机井、压缩农田面积、推广滴
灌技术、进行生态移民”的四大措施。简析实施这四大措施的主要目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B.115天
C.130天D.140天
小题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开发矿产,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C.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