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2000-2010年,

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2000-2010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减少,因此①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只能减少,因此③错误;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是粮食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所以D正确。
小题2:市场的需求是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蔬菜瓜果受市场影响大,其播种面积变化也大。选B.
举一反三
(28分)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材料一中,A处的地形是           ,判断依据是           。(4分)
(2)材料二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          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             地和           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6分)
(4)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的因素。(8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
材料一: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
宁夏石嘴山市境内硅石资源储量达42亿吨,硅石的二氧化硅平均含量达99.6%以上。江苏省拥有一批国际化高科技光伏企业,近年来,该省与宁夏石嘴山市合作发展光伏产业,成效显著。
材料二: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图。

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发展物流业条件最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1分)
(2)据图分析,宁夏平原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宁夏石嘴山市和江苏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分)
(4)我国发展光伏发电市场前景广阔,试分析其原因。(3分)
(5)石嘴山市是优质葡萄酒的产地,被称为“中国的波尔多”,试分析其优势自然条件。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5分)
(6)请为石嘴山葡萄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P1、P2、P3、P4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P1地年平均气温最高
B.P2地年平均气温在14.5-15.0℃间
C.P3地年降水量最少 
D.P4地年降水量在1000-1l00mm间
小题2:从气候条件分析,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最具优势的是
A.P1B.P2C.P3D.P4
小题3:针对江苏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必须做到
A.考虑交通条件B.因地制宜C.有全球意识D.发展机械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材料3: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根据材料1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4分)
(2)依据材料2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2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京某区葡萄酒庄分布及某酒庄生产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该区酒庄分布区被法国专家誉为最适宜葡萄酒生产的地区。多数酒庄分布在沙土地带,采用人工除草和生物防虫,许多产品达到国际“有机认证”。酒庄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和国外著名酿酒师指导。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区的地势特征。(3分)
(2)概括该区葡萄酒庄产业的生产特点。(5分)
(3)结合材料,简析该酒庄分布区成为最适宜葡萄酒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