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下图中甲地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表 上图所示区域197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居住工业用地未利

(13分)下图中甲地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表 上图所示区域197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居住工业用地未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下图中甲地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上图所示区域197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
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居住工
业用地
未利用土地
面积变化(万公顷)
27.1
-30.2
-8.69
-7.3
0.6
18.4
(1)分析甲地种植香梨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说明R河自M流向N的过程中流量变化的特点及自然原因。(4分)
(3)说出该区域1973~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分)
答案

(1)(生长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有河流经过,可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1分)
(2)流量逐渐减少(1分)。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少支流汇入(1分),且下渗严重(1分)。
(3)特点:耕地、未利用土地、居住工业用地比重上升(1分);林地、草地、湿地的比重下降(1分)。
影响:①下游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②天然植被严重退化;③荒漠化加剧;④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联系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条件去分析。甲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但多晴朗天气,所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香梨糖分的积累;图中显示甲地地形平坦,且有河流经过,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土壤较肥沃,利于香梨的生长。
(2)因R河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自M流向N的过程中沿途没有支流注入,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下渗严重,所以流量逐渐减少。
(3)读表格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数据,耕地、未利用土地、居住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在土地利用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林地、草地、湿地的面积下降,所占比重下降。因林地、草地、湿地等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其面积减少,会破坏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是下游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严重退化;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依据图文材料,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及判断理由。(4分)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3分)
(3)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唐诗中就有“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据此完成下题。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①江南立体农业的生产景观          ②农民夜晚耕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③暂时缓和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   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A.气温较高B.地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D.土壤较肥沃
小题2: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
A.采用保鲜技术B.采用防冻措施
C.全部航空运输D.清除农药残留
小题3: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热量充足
C.品种众多D.运输成本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尤其是在陆地谷地,大雾阴雨经常持续数天,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三: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对比材料一图中纽约与得梅因两地此时温度高低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什么?(2分)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6分)
(4)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E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类型并简述其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