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4分)材料一陕西省三大区域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4分)材料一陕西省三大区域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4分)
材料一
陕西省三大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开始该地有遗鸥分布,目前该地遗鸥数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90%以上。右图为红碱淖面积历年变化示意图。
(1)说出红碱淖附近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6分)
(2)简析自1970年以来红碱淖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6分)
(3)分别简要评价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12分)
答案

(1)(6分)地处高原;气候干旱;荒漠(半荒漠)广布(或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河流匮乏。(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
(2)(6分)2000年前有利于渔业发展,(2分)2000年后渔业萎缩;(2分)1995年后旅游业快速发展。(2分)(不写出时间段每点只给1分)
(3)(12分)陕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2分)气候干旱(2分)。关中地区经济基础雄厚;(2分)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明显。(2分)陕南地区气候资源相对优越;(2分)对外联系不便。(2分)
(注:不针对图文信息的答案不给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但每个区域满分为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红碱淖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高原,属于我国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匮乏。根据图例分析,该地植被稀少,荒漠、半荒漠广布。土壤贫瘠。
(2)根据材料,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结合右图曲线分析,自1970年开始,直到2000年前有利于渔业发展,湖泊面积较大。2000年后湖泊面积缩小,渔业萎缩。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所以1995年后旅游业快速发展。
(3)读图,根据图例判断,陕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矿业。但是气候干旱,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关中地区位于渭河平原,开发较早,经济基础雄厚,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明显。陕南地区气候资源相对优越,水热充足,主要是山区地形,对外联系不便。
举一反三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28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简图

材料二: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下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情况。
主导产业
企业总部数量
竞争力
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
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陶瓷制造业、纺织、软件业。厦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石化、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泉州:鞋业、服装、纺织、建筑建材、茶叶等。
世界五百强中有28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十多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福州;国内190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8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福州。
竞争优势
不明显。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企业总部吸引力不强;山海分割,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区域协调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总部—加工基地”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1)A是________山脉,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B山脉对冬、夏季风的主要影响。(4分)
(3)台北市冬季降雨比福州市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经济支柱。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生产产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0.4%,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6分)
(5)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以及就如何提升该地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2008年我国甲、乙两省份各县域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与乙省相比,甲省
A.经济水平较低B.对外交通较便捷
C.土地面积较小D.工业总产值较高
小题2:近年来,发生在甲、乙两省之间的产业转移
A.促进甲省城市化进程B.导致甲省人口外迁增加
C.加大乙省的环境压力D.缩小乙省南北经济差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右图,回答问题:(共14分)

(1)该区正以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分)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3分)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