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5)题。(28分)
材料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简图

材料二: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下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情况。
主导产业
企业总部数量
竞争力
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
福州: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陶瓷制造业、纺织、软件业。厦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石化、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泉州:鞋业、服装、纺织、建筑建材、茶叶等。
世界五百强中有28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十多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福州;国内190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8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福州。
竞争优势
不明显。
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对企业总部吸引力不强;山海分割,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区域协调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总部—加工基地”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1)A是________山脉,该区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B山脉对冬、夏季风的主要影响。(4分)
(3)台北市冬季降雨比福州市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经济支柱。2012年,泉州民营经济生产产值395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3.7%,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0.4%,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分析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6分)
(5)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4分),以及就如何提升该地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答案

(1)武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每空2分,共4分)。
(2)阻挡了冬季风带来的寒冷气流;对夏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有抬升作用。(4分)
(3)多(2分);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或冬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雨)(2分)。
(4)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城市化速度较快(2分);
原因:民营经济的发展(或工业化的推动)(2分)。
(5)优势:国家政策的支持;毗邻台湾,有利于引进台湾的资金、技术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任答两点得4分)。建议: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提高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加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合作等(任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的总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图中山脉的位置及走向,可判断此山脉为武夷山;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B山脉为东西走向,所以可以阻挡北方来的冬季风带来寒冷气流,夏季对南方来的湿润气流有抬升作用。
(3)冬季两地都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台北市的冬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大,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福州市的冬季风来自大陆地区,寒冷干燥,降水少。
(4)分析材料可知,福州市城市化水平达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比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其原因是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非农业人口增加,进而促进城市化发展。
(5)分析材料可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从图中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距台湾近,便于引进台湾的资金和技术等;临近海洋,有许多港口,海运条件便利。
联系表格中总部经济发展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2008年我国甲、乙两省份各县域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与乙省相比,甲省
A.经济水平较低B.对外交通较便捷
C.土地面积较小D.工业总产值较高
小题2:近年来,发生在甲、乙两省之间的产业转移
A.促进甲省城市化进程B.导致甲省人口外迁增加
C.加大乙省的环境压力D.缩小乙省南北经济差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右图,回答问题:(共14分)

(1)该区正以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分)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3分)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0分)
材料一 霍尔果斯是新疆实施“东联西出”、“西去东来”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进出口贸易集散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边境商贸和旅游基地。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析新疆在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中往往会造成的生态问题和主要防治措施。(12分) 
(2)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