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浙江省北部平原S市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 下图表示S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材料二 下表是S市主要产品出口状况(单位:万美元)出口产品2000年2

阅读浙江省北部平原S市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 下图表示S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材料二 下表是S市主要产品出口状况(单位:万美元)出口产品2000年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浙江省北部平原S市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表示S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

材料二 下表是S市主要产品出口状况(单位:万美元)
出口产品
2000年
2005年
出口产品
2000年
2005年
机电产品
16495
108321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259
3223
高技术产品
1391
13830
纺织纱线、织物及物品
47465
426685
医药品
6496
15340
服装及衣着附件
39166
157287
汽车零件
162
12176
床垫、寝具及类似品
2211
7250
轴承
1145
3509
茶叶
1309
6528
材料三 开放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与企业集群产品价格的决定

(1)分析改革开放以来S市三个产业的变化特点及原因。(12分)
(2)分析S市产品出口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评价。(8分)
(3)S市在新城区专门开辟了一个工业区,把分散在各乡镇的企业集中起来,根据材料三及相关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分),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2分),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分)。浙北平原,人多地少,农业资源贫乏,农业发展的空间不大(2分)。但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有经商传统,改革开放后非农产业发展更快(2分)。90年代后期该市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一部分原因则是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2分)
(2)各类产品的出口均不断递增(2分),但内部结构仍不平衡(2分)。
产业结构升级总体较好,机电、高技术产品和医药等高端产品增速比较快(2分),但升级过程较慢,原有的主导产业——纺织也保持了高增长率,外贸出口的主导产品仍是纺织业产品(2分)。
(3)可以发挥集群优势:共享基础设施;便于管理(或降低管理费用);相关产业的集聚还便于信息、技术交流;节省运输费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等。(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看清图例,分别对比各年数据的大小的变化,使用恰当的语言对其变化进行描述。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该地区各产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2)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特征。表中每种产品从2000年到2005年出口额都在增加,只是增加量有大小区别。从出口总量对比上又可得出该地主导或者优势的产业部门。
(3)图中有明确的信息,就是若是单个企业,其独享基础设施、技术信息、管理、市场等,若企业集聚,多个企业就可以共享上述生产要素,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浙江省北部平原S市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表示S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

材料二 下表是S市主要产品出口状况(单位:万美元)

材料三 开放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与企业集群产品价格的决定,如下图。

(1)分析改革开放以来S市三个产业的变化特点及原因。(12分)
(2)分析S市产品出口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评价。(8分)
(3)S市在新城区专门开辟了一个工业区,把分散在各乡镇的企业集中起来,根据图14及相关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GDP迅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作为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的青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2013年2月,青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聚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形成集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铁路列车、高原客车为一体的完整产品结构,生产的高速列车占全国份额的66%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下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①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②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③逐渐步入工业化阶段   ④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青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聚的意义有
①便于共用基础设施   ②有利于信息和技术交流 ③有利于获取规模效益  
④有利于生产协作,降低成本 ⑤有利于在全球寻找最佳区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中数码①至⑤分别代表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虚线圈表示城市群的范围。

(1)概括图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4分)
(2)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校园游人如织。写出武汉大学所处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功能区的区位特点。(3分)
(3)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关于下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10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1)关于“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②位于广东省东部,平原广阔 ③河流纵横交错,水热条
件好 ④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3)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6分)
(4)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两条即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