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9分)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9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答案
(1)①地理位置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②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旅游等)丰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环境优美: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④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⑤市场广阔(内需拉动);⑥交通便利(如长江黄金水道);⑦政策优惠等。(任答三点,每点3分)
(2)①提供资本、技术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经济跨越发展。(3分)
②推动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城市发展。(3分)
③为皖江地区注入市场经济活力,可以改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3分)
(3)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
①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3分)
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3分)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相似,可以加分):
①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分)
②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图7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12~14题。

小题1:80 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
小题2: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B.自然资源因素C.劳动力因素D.市场因素
小题3: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B.南水北调C.人口迁移D.西气东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沿海开发城市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读我国沿海某城市H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通常按少儿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的一定数值,可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三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根据国际常用规则,老年人口系数是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进入老年型社会的最重要标准。
人口类型的划分标准及H市相关数据(单位:%、岁)
类型
少儿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
老少比
(%)
年龄中位数
(岁)
年轻型
40以上
4以下
15以下
20以下
成年型
30~40
4~7
15~30
20~30
老年型
30以下
7以上
30以上
30以上
H市数据
16.43
5.53
33.65
31.2
材料二:
1.2006年,H市人口金字塔有何特征?该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组是哪一组?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2.少儿组的性别构成有何特点?可能是何原因造成的?
                                                                              
                                                                           
3.2006年H市属于哪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应该采取哪些人口政策?
                                                                              
                                                                           
4.H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有何特征?城市道路的布局有何特点?
                                                                              
                                                                           
5.H市地价空间变化有何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6. P、 Q两地中更适合建造海港的是哪地?主要原因有哪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城市带之一,上海为其龙头城市。图10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规划用地分布示意图。

上海外高桥综合区的先进制造业,有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其中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
(3)评价①功能区的发展条件。(10分)
大气环流会影响城市工业区的分布,英国城镇就受此影响存在功能区的东西差异。
(4)依据伦敦市工业区和图中①功能区的分布特点,任选其一,说明大气环流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气象部门对于台风等灾害天气,通过卫星遥感等高科教一手段,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布、早处置、趋利避害,力争将损失降低。
(5)指出台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并依据材料列举主要应对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回答: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5408.8
1.6
47.4
51.0
40627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4340.9
19.5
40.0
40.5
6565

1180.0
23.8
40.2
36.0
3140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表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