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我国部分城市群分布图,图示城市群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试分析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
    大幅度拓展,并出现了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武汉;
自然因素:
    ①位于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利于对外联系;
    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③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②交通发达;
    ③科研机构、大学集中,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材料二:
最近不少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排头兵,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城市群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为了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上海市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达到了可以走“逆城市化”的程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长江三角洲会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2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甲、乙两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早期图中城镇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城市的发展,请从土地、农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将老城区中的炼铝厂、火电厂和电镀厂
    迁往新工业区。请你选择以下两种身份中的一种,简述理由。
    A——政府人员,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R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厂商,不想搬迁,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向政府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该城市测得的酸雨频率和降水pH值年内变化情况。据图指出该地酸雨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
    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