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D.内蒙古东部土地

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D.内蒙古东部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
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
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D.内蒙古东部土地生产力较高,可以大面积开垦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自东向西里海远近的差异导致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递减,故植被自东向西递减,故载畜量自东向西递减,故A项正确;内蒙古东部地区为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大面积开垦导致草场破坏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环境特征及原因,难度一般。
举一反三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道,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问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溶蚀作用
小题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2分)
(2)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说出该因素对地理环境其它要素的影响。(5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分)
(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1分)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土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小题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