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问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

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问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问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小题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小题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 D.②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参考表中三项降雨强度,可以判读出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小题2:由于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混交林地的泥沙量小于油松幼林地因此①③正确。坡耕地泥沙量最大开垦坡地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比荒草地小。
点评: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D.黄土高原
小题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D.荒漠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黄河流程长
B.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集中
C.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961年
2005年
耕地面积(km²)
400
521
森林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²)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小题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流水侵蚀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加剧黄土高原流水侵蚀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建设水利工程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长期毁林开荒 D.居民开挖窑洞
小题2:减缓黄土高原流水侵蚀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B.修筑梯田C.打坝淤地D.造林种草
小题3: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B.生态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D.工业可持续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