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地理A.[选修2——海洋地理]珊瑚生长在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清洁海水中,其遗骸堆积形成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海岸带的过度开发,造成珊瑚礁的衰退。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 地理A.[选修2——海洋地理] 珊瑚生长在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清洁海水中,其遗骸堆积形成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海岸带的过度开发,造成珊瑚礁的衰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大陆东、西两岸珊瑚礁空间分布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保护珊瑚礁的主要措施。(8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狮泉河盆地风速≥17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7分)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8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乌梁素海是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个著名淡水湖。图示意其面积及明水面积(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被覆盖的水域)的变化。据统计,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入潮水量的79.7%,而潮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持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乌梁素海面积和明水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2)简述遏止明水面积变化的主要措施。(8分) |
答案
A. (1)相同点:北部多,南部少(1分)。原因:北部纬度比南部低,水温较高。(2分) 不同点:大陆东岸多,西岸少(1分)。原因: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水温高,盐度高,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3分) (2)①建立健全有关珊瑚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建立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③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④禁止采挖珊瑚礁及其他破坏珊瑚礁的活动;⑤禁止在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设置排污口;⑥对珊瑚礁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⑦修复珊瑚礁的生存环境,在合适海区营造新的珊瑚生长区。(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B. (1)风沙(沙尘暴或沙尘)(2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2分);风力强劲(2分);人类对当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1分)。 (2)①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②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每点2分,共4分) ③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④设置沙障;⑤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C. (1)湖泊面积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1分),但明水面积呈现减小趋势(1分)。原因:农田灌溉退水(1分)和周边城市工业废水(1分)富含营养物质,注入湖泊后使得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被快速生长,明水面积减小(1分);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1分),水生植被的腐烂堆积,湖泊变浅,水面上升,湖泊面积扩大(1分)。 (2)①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③建立湖泊的监测、预报体系;④控制湖泊上游农业的化肥、农药使用量;⑤对污染严重的工业实施关停;⑥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达标排放;⑦实施生态补水,加强水体置换;⑧湖泊清淤;⑨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以上任答4点即可) (4分) |
解析
本题较为清晰的三幅图如下:
A.[选修2——海洋地理] (1)根据图示:北部纬度比南部低,水温较高。所以大陆东、西两岸珊瑚礁分布都是北部多,南部少。 (2)本题考查珊瑚礁的保护措施。保护珊瑚礁应①建立健全有关珊瑚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建立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③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④禁止采挖珊瑚礁及其他破坏珊瑚礁的活动;⑤禁止在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设置排污口;⑥对珊瑚礁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⑦修复珊瑚礁的生存环境,在合适海区营造新的珊瑚生长区。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所以主要的气象灾害为风沙。 (2)风沙的防治措施有:①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②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③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④设置沙障;⑤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 C.[选修6——环境保护] (1)本题考查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因为农田灌溉退水和周边城市工业废水富含营养物质,注入湖泊后使得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被快速生长,明水面积减小;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水生植被的腐烂堆积,湖泊变浅,水面上升,湖泊面积扩大。所以湖泊面积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明水面积呈现减小趋势。 (2)遏止明水面积减小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③建立湖泊的监测、预报体系;④控制湖泊上游农业的化肥、农药使用量;⑤对污染严重的工业实施关停;⑥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达标排放;⑦实施生态补水,加强水体置换;⑧湖泊清淤;⑨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
举一反三
近岸海域是资源宝库,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附近渔场有的渔民已经使用GIS技术寻找鱼群,如果渔业生产普遍引进这一技术,则( )A.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 B.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 | 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成本 | 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 | 小题2:乙是我国海洋污染较严重的海域,不属于该海域主要污染途径的是( )A.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 B.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径流进入海洋 | C.海洋运输船造成的石油污染 | D.核电站排放出的冷却水 | 小题3:丙海湾自古便以“八月钱塘潮,壮观天下无”而闻名,形成这一奇观的特殊原因是 ①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 ②该处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入时潮位不断堆高 ③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④在入海径流的顶托下,潮水涌起 |
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A.基岩海岸 |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 D.生物海岸 |
|
A【海洋地理】 读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A、B两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 ,原因是 。(2分) ⑵我国从P国进口优质铁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海洋 资源。(2分) ⑶Q处某岛国即将被海水淹没,这里的海域将属于 ,海底将成为 ,均为全人类共享财产。(2分) ⑷简要分析D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大盐场的自然原因。(4分) B【环境保护】 读“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对应的要素分别是(填数码代号): A B C D (备选答案:①土壤 ②食品 ③水体 ④大气) (2)图中的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_______污染和______污染等。 (3)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__________,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_____________能力。 (4)图中固体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城市垃圾。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应坚持“ 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的处理方法是 法。 |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述红树林海岸的开发和利用。(9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椐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涝区(含次多涝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该区灾情严重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6分) (2)图中甲地区为多涝区,试对甲地的减灾防灾提出防御措施。(9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示意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次生荒漠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2)为实现我国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9分) |
【地理选修】(15分)A.[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卡塔尔是个富得流油的国家,位于海湾西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接壤。国土面积虽然仅有11521平方公里,却有约550公里的海岸线,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材料二 棕榈树小岛(图2)从远处看,像大海里的绿洲,又像只是一个海市蜃楼。小岛坐落于多哈海湾中央,仅25 000平方米,是一个美丽的人工小岛。
(1)结合图1分析卡塔尔营造人工岛的有利条件有哪些。(9分) (2)请从地理学的角度指出,卡塔尔在海底石油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6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今年,它或许会在临沂157.4万亩的林地、农场上繁衍生息,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绿色。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形成危害,会有哪些危害?(9分)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6分) C.【环境保护】 图1、图2为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两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6分) (2)甲、乙两城市未来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9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