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缓解近海资源危机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正确的有 A.伏季休渔B.禁止滥捕C.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D.围海造陆

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缓解近海资源危机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正确的有 A.伏季休渔B.禁止滥捕C.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D.围海造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缓解近海资源危机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正确的有 
A.伏季休渔B.禁止滥捕
C.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D.围海造陆

答案
D
解析
围海造陆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D。
举一反三
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阅读材料,完成8题。
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
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图13为蓬 莱19-3油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溢油事故发生初期,河北、辽宁沿海地带受溢油污染相对较重,其成因主 要有__▲__。
(2)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__▲__,治理措施有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是(  )
①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排入海洋
②沿海地区农民喷洒***虫剂农药
③大面积围海造田
④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南太平洋海域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会像跷跷板一样地摆动震荡,因它发生在南半球而称为“南方震荡”。将南方震荡指数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作比较,发现相关性非常高,如图9所示。

(1)说出南方震荡指数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6分)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时,分析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及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气候的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
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
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