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
B
解析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海底发生地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10分)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

(1)指出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4分)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并从滑坡危险性的外在因素分析:怎样避免和降低坡度对滑坡危险性的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如图所示,土石崩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地震
小题2: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取走赌塞河道的土石
B.可在土石坝的基础上,建设水库
C.开挖新的河道
D.疏散下游两岸的居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
C.春旱、暴雪、沙尘暴D.洪涝、寒潮、泥石流
小题2:做好防灾减灾,抵御气象灾害的措施有(   )
①利用GPS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分析、应用    
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③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④利用卫星遥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   
⑤加强政府对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④⑤
小题3: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8月29曰我国第11号超强台风“南玛都”在台湾登陆。图12为该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 ~ 10题。

小题1:当台风中心正由西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山海时,甲、乙、丙、丁四处海岸,风暴潮危害最人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小题2:该台风8月31日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对安徽长江沿江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A.狂风毁坏大量房屋
B.暴雨引发特大洪涝
C.暴雨引发泥石流
D.降水缓解早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夏季在横断山区徒步旅行,需要特别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火山爆发C.台风D.滑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