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题:小题1: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题:小题1: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题:

小题1: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D.受台风登陆影响
小题2: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洪涝灾害D.水土流失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11月7日,由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因此形成冬、秋、夏共同出现的状况,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受大范围的降雨影响,且该地区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较严重,故判断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举一反三
陕西日报2010年3月11日报道:(记者 张锦国 鲁明智 王雄 艾永华)3月10日凌晨1时54分,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据此回答题。
小题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
小题2:此次发生滑塌灾害地区所属的自然灾害多发区是(  )
A.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B.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地震、泥石流灾害局部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区是(   )
A.西南地区B.华北地区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图示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大型水库的建设B.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C.断层发育D.位于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小题3:下列天气过后,山区应格外警惕泥石流现象的发生的是(  )
A.持续暴雨B.持续干旱C.寒潮过后D.冷锋过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2009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  )
A.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B.四川盆地受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C.云南的暴雨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D.东南沿海地区的龙卷风是副热带高气压造成的
小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一定严重B.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
C.沙尘暴只发生在春天D.降水量大的地区也会出现旱情严重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④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