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18~19题。小题1:从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C.1976年

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18~19题。小题1:从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C.1976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18~19题。

小题1:从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小题2: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广东省 B.台湾省C.湖南省D.云南省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地震)。
小题1:前期,两者基本成正相关,但1976年之后,经济损失普遍较大,而死亡人口较少;故C项正确。
小题2:台湾地震多发,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经济损失大。
举一反三
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指出我国降温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原因。(3分)
(2)比较A、B两地降温幅度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该灾害主要有哪些不利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流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20~22题。
小题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C.太阳辐射D.海陆位置
小题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小题3: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
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
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台风的影响所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