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6分)
(2)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10分)
(3)图中右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 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2分); B地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B地海拔相对较高,大气透明度好(2分)。(共6分)
(2)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任意答四点,每点2分,共8分)
(3)支持(2分). 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2分),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2分)(共6分)
或反对(2分). 该地属于山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2分),易造成水土流失(2分)(理由与结论一致,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左图分析, A地距海近,降水较多,晴天较少,所以日照时间较少。B地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且B地海拔相对较高,大气透明度好,所以日照时间较多。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
(2)2~3月份是冬末春初,覆草遮挡阳光,会影响地温回升。所以要避开2-3月份。
果园覆草避免阳光照射地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覆草的阻挡,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可以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覆草腐烂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覆草覆盖可以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
(3)读右图可以看到,东南部是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吸收农村劳动力,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所以支持发展种植果树。
根据右图东南部的等高线分析,该地属于山地丘陵。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不支持。
举一反三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产业部门属于(   )
A.技术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小题2: 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该产业向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转移
B.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小题3:有关①②③④地区的国家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国家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B.②地区的国家侧重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③地区的国家成为①②地区的国家研制产品的加工装配地
D.④地区的国家可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 小麦、水稻    B. 小麦、谷子
C. 玉米、水稻    D. 水稻、小麦
小题2: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条件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水热条件不同  D. 耕作制度不同
小题3: 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A.渭河B.湘江C.汉江D.赣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图示区域国家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修建大小水库14座。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20世纪80年代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第聂伯河通航里程达5000多公里,黑海沿岸有优良港口,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1)第聂伯河以基辅为界分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据图推测该河径流总量主要自于哪个河段?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第聂伯河不同年代径流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能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 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小题1: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小题2: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小题3: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