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如下: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工业基地,C是_______工业基地。 
(2)第一条送电路线(北路)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送出,这种作法有哪些优越性?    
(3)第二条送电线路(中路)输送的是水电,它将_______水电站及建设中的______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电对长江上游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4)第三条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答案
(1)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黄河上游 山西 陕西 煤炭 首先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其次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的环境污染,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大大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危害。
(3)葛洲坝 三峡 为水电站修建的水库,能改善库区周围的环境,使库区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多,有利于天然植被的生长;长江上游河道深度增加,通航能力增强,可促进水运发展;水库可养殖水产,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业;建设水电站可以促进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建材等工业的发展。
(4)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红水河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也很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
本题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考查行政区划、工业基地、能源分布和能源消费的地区分布、水能的特点等知识。第(1)(2)题从图中已给的政区可以看出“西电东送”的起点地区名称,运用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可以得出东边终点的工业基地名称。依据题目中三角洲的提示和图中相关位置可以知道“西电东送”的目的地。第(3)题主要在记忆中提取中南地区的范围信息(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再结合正在建设的最大水电站的要求,就可得出前面两个空的答案。在理解水能特点的基础上,加上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回答。第(4)题,主要考查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其主要有两点:落差大;水流急。
举一反三
读图并回答1~4 题。

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
  A.180km   B.280km   C.380km   D.480km
 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4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
A.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附近
B.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附近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
D.内蒙古高原边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地图一段经线,N以南为陆地3MN之间为海洋。回答13~15 

13.MN之间的水域盐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没有河流注入        B.与周围海域没有水***换
C.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地处高纬,降水稀少
14.下列关于N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亚洲和欧洲  B.草场辽阔,畜牧业发达  
C.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日本  D.光热充足,适合长绒稀生长
15.图中NP东侧有一条著名河流,该河流是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伏尔加河    D.刚果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土整治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A.世界人口超过60亿
B.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
C.工业污染威胁人类生存
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