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10分)(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            。A→B→C自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10分)(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            。A→B→C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B、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            。A→B→C自然景观的过渡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
(2)乙海区洋流的方向和北半球         (气旋或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相似,其中洋流a的性质为           ,甲岛附近世界著名的渔场为          渔场。(3分)
(3)D、E两地7月份气候差异很大,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甲岛冬季多雪,形成图示降雪量分布状况的原因是                                    
                             。(3分)
(4)下列关于该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RS技术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空间定位    
B. GPS技术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  
C. GIS技术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D. 地理信息技术是唯一的研究手段
答案

(1)ABC(1分)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1分);
(2)反气旋(1分)  暖流(1分)  北海道渔场(1分);
(3)大气环流(1分) 岛屿西侧是冬季风(或西北风)的迎风坡,湿润气流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大(东侧为背风坡,降雪量小)(1分);
(4)C(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A、B、C纬度越来越低,越来越接近海洋,所以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A→B→C自然景观的变化,是因为所处纬度不一样,热量发生改变,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规律。
(2)根据图中的位置,确定乙海区属于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洋流是顺时针方向,而北半球的反气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也是顺时针,洋流a是北太平洋暖流,北海道附近形成北海道渔场。
(3)D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北移,吹湿润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E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气候干燥少雨,所以D、E两地7月份气候差异很大; 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受到岛屿阻挡,在岛屿西侧形成迎风坡,湿润气流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大。
(4)RS是遥感技术,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不进行定位,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不进行大范围态监测,测定冰川面积变化,地理信息技术不是唯一的研究手段,比如冰川观测站。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可以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举一反三
读我国1975--2007年湿地面积变化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对该时期我国湿地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总面积在不断增加
B.除人工湿地外,其它湿地面积都减少
C.河流湿地面积最大
D.人工湿地面积变化率最小
小题2:能迅速搜集和分析湿地面积变化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
C.GISD.CNSS(北斗导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3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地表温度
A.数值高低与海拔和植被覆盖呈正相关
B.变化与二环路内人口和工业外迁相关
C.高值区由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
D.数值变化会导致局地小气候趋于稳定
小题2: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借助
A.遥感技术确定观测点位置
B.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动态监测图像
C.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热岛与地表特征的关系
D.数字地球控制城市热岛面积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江平原某地农业生态研究所,经地理信息技术处理得到当地1976年(表1)和201l年(表2)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状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示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部分沼泽地随着排灌系统的完善,破开发成农田
②增加的草地,大多是由湿地退化演变而来
③水田面积增加绝大多数是由旱田转化而来的
④20l1年与1976年相比,耕地和居住、工业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沼泽面积减少
⑤当地经历了郊区城市化过程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⑤
小题2:制作该分布图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 GPSB.RS GISC.GiS GPSD.GPS数字地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GIS过程分析图”,回答问题。

该图最终成果反映的主题是
A.地面塌陷B.泥石流C.地震D.滑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题。
小题1: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小题2: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① 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 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 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 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