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A地位于       (气压带),一般来说,A地比B

(7分)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A地位于       (气压带),一般来说,A地比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2)A地位于       (气压带),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       (多或少)
(3)C气流属于     (风带),受B气压带和C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受单一C风带控制形成气候的特点是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2)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
(3)盛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解析

(1)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根据图示: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的冬季。
(2)A地是受冷暖气流相遇形成的极锋位置,为副极地低压带,降水多。B地为副热带高压带,降水少。
(3)根据图示:C为来自于30°的西风带,B为副热带高压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单一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举一反三
下图为四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5分)

气候是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鲁西和豫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这里是春旱的多发区,影响了夏粮作物的生长;秋季作物生长也同样深受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寒潮和台风入侵路线的方向。(1分)
(2)图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而南方地区则是___、___、___。(2.5分)
(3)与图中台风灾害大致发生在同一季节的是___、___、___,台风灾害是由______天气系统发展所致,我们对此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分)
(4)鲁西、豫北地区一般年份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该地对农业采取抗旱保收的措施叫______,采取这种措施抗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除了这种措施,你还能提出哪些措施?(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冷空气不断侵入我国。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水量不足50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持续少雨使中国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1)读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的自然原因。(10分)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说明华北地区合理用水的地理意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辽宁省气象台对“暖冬”制定的标准是:从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的2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高于30年的平均值0.5℃,就说明是暖冬,辽宁省近30年冬季的平均值为-7.7℃,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大连地区近三十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均(   )
A.-7.7℃B.大于-7.7℃C.小于-7.7℃D.无法确定
小题2:“暖冬”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果树病虫害减少B.到东北旅游观光的人数增加
C.春装提前热卖D.会使水稻种植的北界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