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答案
:(1)A地受副高和信风的影响;B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2)南北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地形、海陆位置 (3)C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的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大气辐射较强
解析
此图为美国局部图,(1)从图中可看出,A地位于30ºN附近,深受副高影响,降水少;B地在35º N~40ºN间,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而C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故降水最多。(2)从图中可看出,大陆西岸等温线、降水量大致呈南北向延伸,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西部有著名的落基山,阻挡了水汽深入内陆,使沿海一内陆降水越来越少,而在海岸附近温度夏季较低,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干旱区气温较高。(3)C、D两地纬度相等,气温应差异不大,但实际上差异很大.这原因只能是太阳辐射,理论上同一纬度附近,太阳辐射量应一致,但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对太阳辐射有很大影响。C地多雨,云多则大阳辐射到达地面较少,D地干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云层反射较少,故气温较高。
举一反三
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 点







海拔高度(m)
4
2895
1288
1302
2261
23
8
年降水量(mm)
559
966
6l
1536
372
204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气候成因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在现代气候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B.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C.世界各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是由大气环流形势决定的   
D.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读图2-6-10,分析回答: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2-4-3是副高季节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高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我国   地区,北方经常出现的灾害天气还有   等。
(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时期,副高脊位于   (纬度范围),此时南方出现   灾害,   河流进入主汛期。
(3)当副高脊位于25ºN~35º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B.塔兰托正值多雨季节
C.悉尼昼长夜短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4)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是   ;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做1~4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2.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巴拉那河     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4.图中南极到南极圈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1290千米              B.2580千米    C.3330千米     D.1665千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