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欧洲部分地区图(1)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成因。(4分)(2)有人建议将图中A城的冶金工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欧洲部分地区图(1)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成因。(4分)(2)有人建议将图中A城的冶金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部分地区图

(1)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成因。(4分)
(2)有人建议将图中A城的冶金工业迁往B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6分)
材料二  R河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13
-11
-4.5
6.4
14.9
18.5
20.6
18.6
12.8
4.4
-2.5
-8.7
3.2
降水(mm)
46.6
39.0
34.9
38.7
32.9
56.0
58.1
52.1
45.0
52.5
54.2
53.0
563
(3)据材料二分析图中R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8分)

(4)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8分)
答案

(1)冰川沉积导致平原中北部地表波状起伏,流水沉积导致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开阔(4分)
(2)(回答下列任何一种观点,必须观点和理由一致才能给分)(6分)
不合理——远离资源、能源产地;污染环境;土地租金(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生产成本高。
合理——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技术力量较强。(6分)
(3)受湿润西风的影响,降水量多,河流水量丰富;(2分)冬季气温低,降水量多,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4分)冬季低温时间长,结冰期长。(2分)
(4)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但热量少,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4分)
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较干旱,但热量较好,植被类型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平原中北部地形平坦开阔,起伏小,南部多丘陵,地表波状起伏,其外力作用成因是平原中北部受冰川沉积作用,平原南部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围绕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A城位于内陆,附近资源丰富,B城位于沿海,因此,选择合理的理由主要是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和技术力量较强等;选择不合理的理由主要是B城远离资源、能源产地,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高等。
(3)水文特征一般从水位、水量、含沙量和结冰期等方面分析。从表中降水因素看,R河降水量多,河流水量丰富,其原因是地处西风带,受湿润西风的影响;从表中气温因素看,冬季气温低,平均气温小于0°C,且时间长,河流有结冰期和春汛,主要是因为该地纬度较高,冬季降雪较多。
(4)从图中可以看出,55°N以南积温较高,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说明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气候较干旱,植被类型应该以温带草原、荒漠为主;55°N以北积温较低,年蒸发量小于年降水量,说明该地区热量少,气候较湿润,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举一反三
阅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3年1月5日—1月20日在南美大陆举行。选手驾车从利马出发,穿越长距离的沙漠和山地,途经8000多千米,最后抵达圣地亚哥。

第35届达喀尔拉力赛线路示意图
(1)比赛时选手途经世界上最狭长的荒漠带。分析该荒漠带狭长的主要原因。(5分)
(2)图中A至B赛段自然环境艰险,请说出选手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4分)
从1月11日至16日,选手们在阿根廷境内展开角逐。阿根廷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900万。其东南部畜牧业发达,牛肉大量出口到欧洲。
(3)分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示区域
A.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C.大多数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以北有高大山脉削弱冬季南下气流
小题2: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为
A.700千米B.70千米C.1000千米D.100千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悉尼与阿德莱德夏季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2)说出本区域时令湖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墨累—达令盆地是该区域著名的小麦—牧羊区,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用水不断增加。
(3)说明过度灌溉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位于坦荡的潘帕斯草原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人工建造的最大国际贸易港。
(1)简要说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智利以盛产质优价廉的葡萄酒而著称于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里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病虫害侵袭。
(2)分析智利葡萄少病虫害的自然原因。(4分)
(3)说明南美洲(45°S附近)东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岛国均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临印度洋
C.全年多雨D.沿岸有暖流
小题2: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B.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3:乙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