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小题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分) 甲乙自然带类型  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小题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分) 甲乙自然带类型  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分)
 


自然带类型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小题2:比较A城市与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5分)
城市
A
芝加哥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

小题1:
 


自然带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主要气象灾害
暴雨洪涝、干旱
寒潮
主要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量大(2分)
中部平原纵贯南北,高纬寒冷空气易长驱直入(2分)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1分)
乳蓄业(1分)

小题2:
城市
武汉
芝加哥
 
相同点
 
两城市均因水运而兴起。(1分)
 
不同点
武汉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1分)
京广线南北贯通;(1分)
芝加哥位于湖泊航运枢纽(1分)
有东西向铁路干线通过。(1分)

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甲是我国的长江中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再结合表格提示来回答;
小题2:A是武汉市,其与芝加哥两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异同点结合图中河流、湖泊和铁路交通来回答。
举一反三
下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四条大河入海口附近。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四条大河的所在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在图中四地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B.除②地外,其他三地气候形成的成因相同
C.③河河口附近盐度处一年中最低时,也是①②④三地河口一年中盐度最低时
D.④河口附近地区雨季时,①②两地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4.有关①②③④四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由于人多地少,两地的农业均以单产高的水稻生产为主
B.①③④三地所在国中,与②地所在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数有2个
C.“地广人稀”是③④两地农业生产中相同的有利区位条件
D.与④地一样,①②③三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都是水旱灾害频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两湖泊(R1、R2)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R1、R2湖泊分布在不同的(   )
A.大洲   B.板块    C.气候区   D.流域
6.R1湖南北两端的距离约为(   )
A.230千米  B.340千米   C.560千米  D.820千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国对外贸易情况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国家对外贸易与该图接近的是
A.中国B.德国C.日本D.英国
10.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这类国家一般还会输出(   )
①农产品②资金③技术④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农业带①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自然条件 C.劳动力 D.消费市场
12.农业带②具有的特点是(   )
A.生产结构单一,效率高   B.农场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
C.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D.土地租金很低,农场规模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下图为热带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该岛屿常年盛行东南风,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缺乏。A处为一死火山口。该岛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超过两小时。
(1)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可能的是(双选)(   )
A.该岛位于西半球,但在180°以西    B.考察小组上岛不久即传来好消息,他们发现了硫磺矿
C.该岛河流湍急,有开发水电的良好条件 D.12月22日这一天,岛上的白昼时间为全年最长
(2)该岛上温泉十分丰富,主要原因是                     
(3)该岛屿农业开发中,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为防止自然灾害对农场的破坏,规划中的b地宜建设               
(4)有关专家就海岛开发提出了如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有(   )
A.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  B.加强海岛港口建设,发展对外交通
C.利用海岛为基地,大力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D.利用海岛的优势,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