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随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重心从南到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从东到西(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移动,中国产业也开始出现转移。作为撑起中国电子工业两翼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露出完全迥异的两种表情:越来越多的电子企业从广州、东莞搬出,越来越多的港台及海外电子企业涌入上海、浙江。
(1)完成A、B两区域特征的比较。(5分)
项目
A地区
B地区
地形区名称
                  
珠江三角洲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带类型
温带荒漠带
                    
矿产资源
           等能源丰富
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农业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主要粮食作物为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3)材料三中提到电子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4分) 
答案
(1)
A地区
B地区
  塔里木盆地   (1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  (1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分)
石油、天然气(任答一个得1分)
 
 
 水稻 (1分)
(2)缓解能源紧缺状况;(2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2分)
(3)科技水平高(2分)水资源短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为西气东输的西端,位于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气东输的能源输出区,反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B为二期工程的终点,珠三角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2)西气东输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意义可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从提供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注意“经济意义”,不包括改善大气环境。(3)影响电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科技;环渤海地区地处北方沿海,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环境特征,能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
举一反三
2008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基笔记本电脑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读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劳动力丰富   ②水源充足 ③地价低廉  ④水运便利  ⑤政策优惠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小题2:有关IT产业转入对重庆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产业升级B.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口增加D.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小题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首要原因。(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