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来源: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l/6;山东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六种资源丰度位居全国前茅。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
材料二:
    截至目前,山东拥有涉海独立科技机构56家,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同时,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材料三:
    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都市圈是我省2011年经济工作三个关键词。其中济南都市圈启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将把济南与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东营7市“圈”成一个城市,实现半小时直达。

(1)简要分析我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我省在沿海地区发展临海产业、临港产业、海洋产业时,相关产业相对集中,形成各具特
    色的产业聚集区。试简述产业聚集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山东半岛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靠近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漫长,海洋资
    源丰富;海洋科技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国家政策支持(后面四点中答出三点即可)。
(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
    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改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际联系;促进黄河三角洲地
    区旅游等资源的开发。(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举一反三
    近几年我国汽车销售量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欧美和日本等世界主要汽车市场,或出现姜缩、或停滞不前。读2003年到2010(预计)年我国汽车生产量增长情况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A、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B、汽车产品的类型和汽车燃料的种类不断增多
C、我国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D、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下列有关我国汽车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劳动力丰富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B、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应注重提升规模效应
C、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D、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春节后,沿海省份出现了比往年更为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许多企业主亲自开着豪车抢工人;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严重,广东省估计短缺200万。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对用工短缺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已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B、世界经济回升,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加工定单增多
C、近几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现象
D、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提高速度快于工资的提高 2、下列对沿海用工短缺现象造成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当地企业升级或转型
B、我国人口继续大规模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
C、促进沿海地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迁移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要敢于叫板世界名城”!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提出的要求。
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1—2题。

1、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
D、香港的产业转移 2、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等级的服务职能,广州的数量一定比深圳多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广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题型:0112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
B、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C、本区工业以轻纺、食品工业为主
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与“长江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玺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个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1)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对外开放,分析“珠三角”发展经济特区经济政策
    制定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2)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在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已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3)材料三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2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