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

(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题.
小题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根据题目叙述: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主要依靠遥感(RS)技术;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更多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根据排除法也可以选择处正确的答案D。
小题2:芦山地震的震级为7.0级,低于汶川地震的震级8.0级;经过2008年汶川地震后,防震意识增强;另外本次救援工作及时,也使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小。目前地震灾害还不能有效的进行预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举一反三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这两种农作物反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2)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________微米。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
    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与其他地物区分
    开,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
    可以把________和________区分开。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图和月球探测拍摄到的局部三维景观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地物反射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雪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红外光区  ②沙漠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可见光区 
    ③湿地所有波段的反射率都低于5%  ④小麦反射率最高部分达到85%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地物的这种反射特征可直接应用于
    ①航空遥感技术 ②航天遥感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地理信息系统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探测拍摄到局部三维景观图,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遥感
D、数字地球、遥感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根据高分辫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图的形成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CIS
B、RS
C、GPS
D、RS和GIS 2、图中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布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题:
“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题型:0112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