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2、下列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答案
1、C
2、B
举一反三
我国某地采用了“修建引水补灌设施,配套软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实施小麦等秸秆覆盖,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实施以肥调水、以化学抗旱剂固水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推广应用抗旱新品种”等措施。回答1~2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2、如果该地存在大面积的绿洲景观,则这种现象 [     ]
A、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不属于地带性现象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崛起的大好时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安徽省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甲河流的水文特征。(提示:从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安徽省南部山区可开发的资源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某省提出建设以X城市为核心、X和T两城市连线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规划中,X城将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及污染较大的工业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

(1)分析图中甲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形成的地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主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线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积温的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图甲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A、B两地≥10℃积温产生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乙,说明图示省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工业基地,2010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该省正式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省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