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1月均温等值线与岩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B.岩石圈C.地核D.地幔【小题2】上图中A.

【题文】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1月均温等值线与岩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B.岩石圈C.地核D.地幔【小题2】上图中A.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1月均温等值线与岩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地壳B.岩石圈C.地核D.地幔
【小题2】上图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夜晚时,风有可能从丙地吹向乙地
D.一般情况下,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小题3】该区域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B.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是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石圈下面的上地幔部分,所以D对。地壳、地核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但不是岩浆的源地,A、C错。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B错。
【小题2】读图结合图例分析,甲地是变质岩,不可能发现地下溶洞,溶洞出现在石灰岩地区,A错。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北部气温低,分析北部海拔高,所以乙地的河流自北向南流,不是自南向北流,B错。丙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根据等温线弯曲特点,判断该地形区为山谷,丙在山坡上,乙在谷底,夜晚时,吹山风,风有可能从丙地吹向乙地,C对。根据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分析,一般情况下,乙、丙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D错。
【小题3】图示区为我国东部某地区1月均温等值线图,最冷月气温大于0°,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季风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B对,作物一年两熟,A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地形的形成始终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D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热力环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农业发展。
举一反三
【题文】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表示(  )
A.软流层B.地幔C.地壳D.地核
【小题2】a和b两个圈层的界面是(  )
A.软流层B.古登堡面C.硅铝层面D.莫霍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   )
A.最活跃的圈层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温度的垂直变化B.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其主要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对流运动显著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_______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太阳耀斑爆发时,耀斑发射的       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导致通信               
(5)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填字母)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臭氧层是在      (填字母)层。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为生物圈       
B.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D四部分组成
C. E、F合为岩石圈  
D. 一般认为,G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