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设正午太阳光线与50ºN纬线圈平面的夹角为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α发生变化,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一年中,α的变化范围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设正午太阳光线与50ºN纬线圈平面的夹角为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α发生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年中,α的变化范围是( )
A.16.5°--63.5° | B.3°--26.5° |
C.0°--23.5° | D.0°--47° |
【小题2】当α约为18°时,所处的日期是( )
A.6月16日或7月13日前后 |
B.6月1日或12月1日前后 |
C.6月28日或12月28日前后 |
D.1月12日或12月16日前后 |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仔细分析,正午太阳光线与50ºN纬线圈平面的夹角为α,说明α=50ºN纬线圈的正午太阳高度-(90°-50°)=50ºN纬线圈的正午太阳高度-40°。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50°与直射点的纬度差),α=90°-(50°与直射点的纬度差)-40°,可以判断出一年中,α的变化范围是0°--23.5°。答案选C。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当α约为18°时,50ºN纬线圈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58°=90°-(50°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以计算出直射点的纬度约为18°N。时间约为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极点的太阳光照情况与自然环境特点。
举一反三
【题文】(原创)2014年12月底,重庆一中高2017级进行本学期第二次月考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是在( )
A.a到d之间 | B.d到c之间 |
C.c到b之间 | D.b到a之间 |
【题文】(原创)当地球公转由c向b运动的过程中,我国经历的节日是( )
【题文】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 体积(m³)
| 质量(kg)
| 表面平均温度(℃)
| 陨星撞击坑数量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地球
| 1.083×1021
| 5.976×1024
| 15
| 可辨认的约170个
| 约365天
| 约24小时
|
月球
| 2.200×1019
| 7.349×1022
| 白天约130 夜晚约负180
| 直径大于1km的 约33000个
| 约27天
| 约27天
|
【小题1】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比地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与太阳距离的差异 ②自转周期的差异 ③质量和体积的差异 ④公转周期的差异
【小题2】若月球只公转不自转,则( )
A.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
B.月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
C.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明显变长 |
D.地球上有机会观看到不同的月面 |
【题文】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时间 地点
| 当日
| 次日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小题1】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
【小题2】如果②地位于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 B.刚好是3.21至6.22期间 |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变小 |
【题文】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位置时(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C.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长 |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小题3】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