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1)图示的日期为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图示的日期为
。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线速度最大的是
(3)A、B、D位于
(晨、昏)线。
(4)此日以后的3个月内,南澳昼夜长短变化将是
(昼渐长或昼渐短),显示在下图15中,太阳直射点将由
向
移动(填字母)。
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5)图中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
。
(6)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
(内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
(7)简述图中c处成为山地的原因是
。
(8)E处顶部的物质比A处多一层的原因是
。
答案
【答案】
(1)6月22日
(2)C D C
(3)晨
(4)昼渐短 B C
(5)D C B
(6)内力
(7)C处为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8)B处发生断层后下降,地势相对两侧较低,有物质沉积。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光照图中得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2)、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与北回归线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特点为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3)、晨昏线的判定原则为顺地球自转的方向,如果过了该界限后从昼进入夜则为昏线,如果从夜进入昼则为晨线。
(4)、此日以后3个月为秋分日,3个月内的时期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5)、地质构造有两种类型---褶皱和断层,褶皱又有两大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强烈碰撞和谁是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D处,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C处。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就是断层B处。
(6)、褶皱和断层都为内力作用所形成。
(7)、C处为向斜部位,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而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8)、发生沉积必然是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故E处多一层沉积岩层可能是该地地壳下沉后接受沉积。
考点:考查光照图的基本判读及地质构造等内容。
举一反三
【题文】读某山地及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的中山山地在形成原因上属于
【小题2】图中P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肥水足 |
B.矿产资源丰富 |
C.气候温和多雨 |
D.交通便利 |
【小题3】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题文】下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600m | B.1 400m | C.400m | D.1 000m |
【小题2】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
A.b地温度为16.4℃ | B.b地温度为23.6℃ |
C.b到c温度变化不大 | D.c地温度比a地高 |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区域可能是山谷 |
B.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 |
C.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
D.c地一定是海岭 |
【题文】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 B.中生代、恐龙 |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
【小题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 B.温暖广阔的浅海 |
C.湿热的森林地区 | D.干旱的陆地环境 |
【题文】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
A.阿尔卑斯山脉 | B.喜马拉雅山脉 |
C.马里亚纳海沟 | D.日本群岛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