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中岩层布局放大图。材料三:“地震真正的故事

【题文】(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中岩层布局放大图。材料三:“地震真正的故事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

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中岩层布局放大图。

材料三:“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读材料一完成:
(1)在地貌上B表现为               ,其成因是                                    。(4分)
(2)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填字母)。(2分)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        处,试说明理由。(6分)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A、B两处中的               处,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什么?(4分)
读材料二、材料三完成:
(5)图中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判断依据是                                                                   。(8分)
(6)②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  )(2分)
A.有色金属 石油     B.有色金属 金刚石    C.天然气 石油    D.有色金属 大理岩
(7)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可能发生过(  )次地震。(2分)
A.2       B.3       C.4       D.5
答案
【答案】
(1)山岭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4分)
(2)D(2分)
(3)A(2分) 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施工安全;又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大,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难度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每点2分,共4分)
(4)A(2分) 石油、天然气密度小,位于岩层上部,背斜外面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2分)
(5)亚欧 非洲 消亡 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8分)
(6)A(2分)
(7)B(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材料一图,在地貌上B表现为山岭。从地质构造分析,B是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最终成为山岭。
(2)汾河谷地是在地堑的基础上,泥沙沉积形成的,与图中D相似,D对。
(3)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背斜处,图中的A处。 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施工安全。又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大,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难度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B处是向斜,是储水构造,隧道易变成水道。所以在A处。
(4)石油、天然气密度小,位于岩层上部,背斜外面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所以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背斜A处。
(5)读图,图示为地中海沿岸剖面图,所以图中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边界,边界类型为消亡边界。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所以地质构造为褶皱,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6)读图,②处有岩浆活动,可能多有色金属矿。⑥处是沉积岩,背斜构造,可能矿产是石油,A对。金刚石、大理岩不出现在沉积岩层,天然气不会形成在岩浆中,B、C、D错。
(7)读图甲,图中岩层发生3次措动和位移,说明可能有3次地震活动。B对。A、C、D错。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貌形成原因,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举一反三
【题文】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B.岩浆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小题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D.②①③ 地壳抬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地貌。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   )
A.喷出岩岛弧B.喷出岩海岭
C.沉积岩岛弧D.变质岩海盆
【小题2】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   )
A.日本群岛B.地中海
C.新两兰南北二岛D.红海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伤痕”的成因是(   )
A.板块张裂B.板块碰撞
C.流水侵蚀D.人类活动
【小题2】该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B.地堑
C.背斜D.向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1分)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2)判断图示地区具体的内外力作用形式及形成的地貌类型。(4分)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变化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