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甲地气温比两侧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甲地气温比两侧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甲地气温比两侧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        _____。请描述图中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8分)
(2)乙地区属于(    ) (2分)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D.塔里木河流域
(3)分析丙地地形区形成的原因。(4分)
答案
【答案】
(1)高(2分) 地处黄河谷地,海拔低(2分);
降水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东南向西北夏季风影响程度越来越小(2分)。
(2)A(2分)
(3)断裂下陷(2分),泥沙沉积(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气温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甲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内,地势较两侧低,气温比两侧高,导致甲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从图中年降水量数值分布可知: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我国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越向西北深入,力量越弱,降水越少。
(2)乙位于图中山脉(秦岭)以南,属长江流域,A正确。
(3)丙地为渭河平原,是在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和外力作用(渭河泥沙冲积)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
考点:等值线走向及其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原因;流域归属判断;渭河平原成因
举一反三
【题文】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1: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日较差统计表(单位:℃)

【小题1】四地中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甲、乙、丙、丁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
C.丙—③D.丁—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使农作物受损,甚至死亡的气象灾害。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下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小题1】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
【小题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弱
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