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mm)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形成图中霜冻线A、B段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纬

【题文】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mm)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形成图中霜冻线A、B段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纬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mm)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霜冻线A、B段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   冬季风       B、地形       纬度
C、地形   地形         D、大气环流   地形
【小题2】C区域未出现霜冻,据图分析其原因最合理的是
A.该日此地为大风天气,大气不稳定
B.受地形影响,盛行下沉气流
C.该日此地受暖锋影响,气温较高
D.该日此地为阴雨天气,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
【小题3】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锋面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霜冻线在A处大体为南北走向,表现出受山地地形影响。在B处大体为向东北方向弯曲,表现为当地热量条件好于两侧。B处为东北平原,两侧分别为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故B地亦为地形影响。C正确。
【小题2】C区域为阴雨天气,不可能盛行下沉气流,B错。此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天气,降温幅度较大,易出现霜冻,A错。受阴雨天气影响,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是未出现霜冻的原因。D正确。
【小题3】长江流域出现雪或雨夹雪天气,气温下降幅度大,应受南下冷空气影响。A正确。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天气系统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土壤
C.地形D.降水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手机软件显示的某地天气趋势图。图中数据分别表示当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单位:℃) ,下方的数据表示日期(如12/24为12月24日)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江南丘陵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小题2】该地25日到27日气温日较差较小,直接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日照时间逐渐变短
C.冷暖气团交替影响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沿海地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若甲地为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则甲地此时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小题2】若甲地为青岛,此季节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 N点气压(  )。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小题2】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B.南风C.西风D.北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森林火灾蔓延的相关资料,其中“邻近起火点”是指位于起火点及相连方格(包括对角),且位于盛行风吹拂范围;“可能蔓延地区”是指位于 “邻近起火点”,且有易燃林木。据此推测,甲、乙、丙、丁的值依序是
A.1001B.0ll0C.0001D.0l01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