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

【题文】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显示的降水类型和图2显示的过程分别称为(    )
A.锋面雨海陆间循环B.地形雨夏季风环流
C.锋面雨夏季风环流D.地形雨冬季风环流
【小题2】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1可知,山地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的降水是地形雨。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根据图2中显示的循环过程判断,该循环分布于海洋于陆地之间,而海陆间水循环应为海洋水汽蒸发,陆地形成降水,于图示不相符。图中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应该为夏季风。
【小题2】根据等温线越往北,数值越高,可知图示表示的是南半球,根据“凸高为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应该为冬季。
考点:该题考查降水类型、物质循环和等温线。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早天气
C.青藏高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
A.80 mmB.190 mmC.310 mmD.430 mm
【小题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据图判断甲处风向 (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小题2】b地的天气变化  (    )
A.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湿度降低,气压降低
C.气温湿度升高,气压升高
D.气温湿度升高,气压降低
【小题3】乙丙两地的气温日较差  (    )
A.乙地气温日较差大
B.丙地气温日较差大
C.两地气温日较差相同
D.两地气温日较差无法比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我国第301次南极考察队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高度2621米),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南距昆仑站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据此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提供信息可知,泰山站的纬度最接近  (    )
A.77°40′SB.75°32′SC.73°51′SD.71°15′S
【小题2】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式建筑主要是    (    )
A.利于防寒保暖B.通风防暴雪堆堵
C.防紫外线辐射D.利于天文观测.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