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

【题文】(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0%以上,同时还开采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另外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也是其传统出口商品。但阿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首都阿尔及尔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城市。
材料二 阿尔及利亚简图                   材料三两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1)根据材料说明阿尔及尔与塔曼拉塞特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12分)
(2)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利亚首都和最大港口,公元2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港口。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进入北非,使这里成为繁华的商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阿尔及尔成为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条件。(6分)
(3)说出阿尔及利亚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该国可采取哪些措施优化经济结构。(8分)
答案
【答案】
(1)塔曼拉塞特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阿尔及尔。(2分)原因:塔曼拉塞特纬度低(地处热带),获太阳辐射多(或阿尔及尔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2分)塔曼拉塞特全年降水稀少,阿尔及尔年降水量大,集中于冬季。(4分)原因:塔曼拉塞特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阿尔及尔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4分)
(2)位于非洲北部,濒临地中海(2分),隔海与欧洲相望(2分)。西邻直布罗陀海峡,东临苏伊士运河,靠近世界重要的海上航线(2分)。(每点2分,共6分)
(3)经济结构特点:经济结构单一,以初级农矿产品出口为主,农业与轻工业不占重要地位(2分)。优化经济结构措施:对农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调整经济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2分);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分);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优势,发展港口贸易,参与国际竞争(2分)。(任答3点6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首先根据气候资料及相关知识判断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再通过对比找出气候特征方面的差异并解释。
在气温方面,塔曼拉塞特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阿尔及尔。因塔曼拉塞特纬度低,获太阳辐射多。阿尔及尔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在降水方面,塔曼拉塞特全年降水稀少,阿尔及尔年降水量大,集中于冬季。原因:塔曼拉塞特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阿尔及尔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2)从邻近的重要地理事物如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国际航线等角度说明其港口的重要性。
(3)阅读材料总结该国经济结构特征:经济结构单一,以初级农矿产品出口为主,农业与轻工业不占重要地位。解决措施则从调整产业结构、资源深加工等角度回答(可借鉴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的相关知识)。如对农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经济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优势,发展港口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等。
考点:气候差异及原因、北非国家经济结构及发展经济的对策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
【小题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l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
(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3分)
(3)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甲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图乙为图甲中沿AB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直播节目“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真实记录了野生动物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和坦桑尼亚塞伦盖蒂两个自然保护区之间迁移的情景。
材料三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 7月下旬,动物在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两个自然保护区之间迁移的方向为________(填“向南”或“向北”),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图甲中降雨高值区分布于维多利亚湖西侧,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3) 肯尼亚鲜花产业发展、出口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 肯尼亚缺乏石油资源,但近年来在蒙巴萨发展炼油工业,该工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试评价其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下图为1961~2010年我国降水强度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强度相对稳定的地区是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小题2】对我国东南部降水强度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纬度位置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D.地形
【小题3】降水强度年际变化显著上升的地区
A.年降水量显著增加B.对水利设施的要求增强
C.河川径流增大D.出现干旱的几率下降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北部,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塞内加尔河沿岸地带。该国铁矿资源丰富、高品位、埋藏浅、易开采、硫含量低,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该地区铁矿石过去直接通过铁路运往努瓦迪布港口,主要出口欧洲国家,是非洲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2013年该国加大了对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发展。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简述毛里塔尼亚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8分)
(2)分析毛里塔尼亚在甲附近建设国际铁矿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8分)
(3)近年来,毛里塔尼亚在乙地南部沙漠边缘发现储量丰富的磷矿,该国矿产呈现“北铁南磷”格局。因此,有人提出应在南部乙地开辟磷肥生产基地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