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

【题文】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据此读“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小题2】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   )
A.主要盛行东北风B.昼长夜短
C.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D.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肆虐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河流为恒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因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最多,所以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③河流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其主要补给形式是高山上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变化较小;④河流是黄河,因其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含沙量最大,又因该河有结冰现象,且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所以有凌汛现象;而②河流是印度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但只有夏汛。故选C。
【小题2】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是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那兰陀盛行东北季风;因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那兰陀昼短夜长;因降水少,所以附近的河流是枯水期;因盛行东北季风,所以东部沿海地区风暴潮很少。故选A。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
举一反三
【题文】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风带内盛行西风、信风带内盛行东南风
B.副极地低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低压
C.全球共有6个气压带和7个风带
D.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都是热力因素造成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酸雨危害严重,大部分污染源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传送污染源的是
A.西南西风带B.东北信风带
C.西北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最后1空2分,共10分)

(1)此时是南半球的         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低)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风向),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处刮        季风(风向),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        时针方向流动。
(3)                          是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的重要成因则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区域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B.河流ab段流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流速快
C.马拉维湖属于构造湖,火山喷发形成
D.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带为主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甲地气温、降水特征的判断及原因正确的是
A.终年炎热,因为地处热带
B.气温年较差大,因为海拔较高
C.11月—次年4月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降水
D.5-10月为雨季,越过马拉维湖增湿的东南信风,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小题3】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