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图、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M、N、L位于三个不同的板块,晨昏线XY和赤道的夹角为70°。材料二

【题文】读图、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M、N、L位于三个不同的板块,晨昏线XY和赤道的夹角为70°。材料二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图、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M、N、L位于三个不同的板块,晨昏线XY和赤道的夹角为70°。

材料二 美洲西海岸6个城市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
城市
温哥华
旧金山
阿卡普尔科
拉孔科迪亚
利马
圣地亚哥
1、2月降水量
272
190
10
1020
1.2
1.2
7、8月降水量
175
21
522
121
2.5
138
 
材料三 雾形成的气象条件:一是微风。二是水汽充足,即大气中水汽含量达到90%以上至100%,并且伴有冷凝,产生雾滴。三是近地层空气形成下冷上暖的稳定层,或称逆温层,空气流动性差。有各种气象条件形成的雾,如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等。还有锋面雾、坡面雾等。
(1)若XY为昏线,拉孔科迪亚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比较温哥华与阿卡普尔科昼夜长短及变化特点的异同。(4分)
(2)若XY为晨线,简述该季节旧金山和圣地亚哥的气候特征及其原因。(4分)
(3)西海岸6个城市中利马降水最少且多大雾天气,试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4)比较图中E、F两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答案】
(1)相同点:昼长夜短;白昼变短,黑夜变长。(2分)
不同点:温哥华比阿卡普尔科白昼较长,黑夜较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较大。(2分)
(2)旧金山温和多雨,圣地亚哥高温少雨(2分)。都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在南北不同半球季节相反,旧金山为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1分)圣地亚哥处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1分)
(3)利马降水少的原因: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和沿海秘鲁寒流的影响,干旱少雨。(2分)
多雾的原因:距海近,水汽充足(1分);受秘鲁寒流影响,温度较低(1分);常年有逆温层,大气稳定,浓雾不易扩散。(1分)
(4)E地降水比F地多(1分)。E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形成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大(2分);F地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安第斯山阻挡了西风从海上带来的水汽,降水量小(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XY为昏线,所以可判断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温哥华与阿卡普尔科都位于北半球,所以都昼长夜短;因拉孔科迪亚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所以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两地的昼都变短,夜变长。因温哥华比阿卡普尔科纬度高,所以温哥华比阿卡普尔科白昼较长,黑夜较短,且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较大。
(2)若XY为晨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因旧金山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所以温暖多雨;南半球为夏季,圣地亚哥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所以高温少雨。
(3)因利马的东侧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为东南风的背风地带,且沿岸有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所以干旱少雨。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利马临近海洋,大气中水汽充足;受沿岸寒流的影响,近地面温度低,且易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利于雾的形成。
(4)图示E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且位于迎风坡,所以多地形雨;沿岸有巴西暖流,增温增湿,所以形成降水多的热带雨林气候;而F地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阻挡了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气流,所以降水少。
考点:光照图、气候特点及成因
举一反三
【题文】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尼加拉瓜及其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称,北京时间10月14日 11时51分,尼加拉瓜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都马那瓜时间是                     。(1分)
(2)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堰塞湖。甲湖数万年前还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海鱼。甲湖是世界上唯一的繁殖生息海水鱼的淡水湖。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3)指出丙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印度东北部某水稻种植区多年降水量(单位:mm)资料和印度图,回答问题。

(1)从表中数据归纳出该地降水的特点。(6分)
(2)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均在50mm以上的时段为雨季。该地在1965年-1969年间最长的雨季为_____。
个月。分析说明形成雨季长短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1969年当地水稻歉收,影响当年收成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分析下图中水稻分布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题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