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图中N与Q相比的气温较高,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题文】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图中N与Q相比的气温较高,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N与Q相比的气温较高,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C.暖流增温增湿作用D.地形为平原,地势较低
【小题2】丁海湾海水较深,其形成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裂谷
B.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C.位于大陆板块内部,形成断层
D.位于海洋板块内部,形成断层
【小题3】下列有关输油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穿过地区冻土广布,生态脆弱B.气候寒冷,交通不便
C.石油输往北部,便于海上运输D.地势起伏大,穿越山河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美国的阿拉斯加。图示N与Q相比,纬度更低;N受流经沿岸地区的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N的北部是高原山地,阻挡了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所以N较Q气温较高。选D正确。
【小题2】丁海湾地处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的俯冲带上,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选B正确。
【小题3】石油主要产在北冰洋沿岸,石油是由北向南输,穿过整个半岛;半岛中部地形起伏大;纬度高,气候寒冷,沿途冻土广布,交通不便。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阿拉斯加的地理环境特征。
举一反三
【题文】下表是我国某地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7日白天气温比18日低,左图中能解释其原因的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表中信息可以得出该地(   )
A.冷锋过境导致天气变晴
B.该天气系统引起寒潮天气
C.16日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D.18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读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a与b的温差为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若甲地一月均温为7℃,则甲地与山峰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000m B.4000m
C.5000mD.6000m
【小题2】与图示区域东部河流发育较长有关的是(   )
A.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B.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河网密布D.东部地形较缓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第10号台风“麦德姆”于2014年7月23日1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表示台风“麦德姆”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小题2】台风“麦德姆”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7月23日17:00 — 23: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该时段台风中心行进方向是(   )
A.由南向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气候温暖湿润,享有“橘乡”之美称。

材料二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水资源状况。汉中地区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石坎梯地”(甲图)是汉中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新疆水资源短缺,但冬季积雪较丰富,开发较少。

(1)据材料一,从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汉中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因。(10分)
(2)简述“石坎梯地”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6分)
(3)为了缓解新疆的缺水问题,有人提出将冬季的降雪加以利用,转化成为水资源,对此你持何态度,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图乙为世界局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为该区域某季节对应纬度的大气环流状况图。

材料二 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丙图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形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丁图为甲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

(1)在甲图线段中加上箭头,完成此季节该地对应的大气环流模式图,并分析该季节乙半岛的气候特征。(10分)
(2)指出乙图中甲半岛东西两侧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6分)
(3)甲河流在图示时间内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结合丙图和丁图,从天气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4)据材料简析丙图中黄土形成过程。(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