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__,⑧__________
(3)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第三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填序号),跟它同周   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填序号),它们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下:                                                     
(5)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可以与⑧形成一种AB4型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填分子式)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答案
(1)N (1分)、 Si(1分)、  S(1分)
(2)  (1分) 、(1分)
(3)Cl (1分) 、   b(1分)
(4)③(1分)  、 ⑧(1分) 、离子(1分)、
(2分)
(5) CCl4(1分)、正四面体(1分)
解析
考查对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熟练应用
(1)三元素分别为氮、硅、硫
(2)两元素分别为镁、氯
(3)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⑦>⑧,也就是硫的非金属性稍强
比较两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般是通过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及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定,即b说法正确,而a、c均与此无直接关系,排除
(4)同周期原子半径自左向右逐渐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钠、氯两元素分别易失去、得到一个电子,故可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5)该元素核外电子只能为两层,K层2个电子,L层4个电子,即碳元素,与氯元素形成正四面体分子结构的CCl4分子
举一反三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元素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2)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A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填“高于”、“低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依据是
①原子的构成中有电子 ②原子的构成中有质子 ③原子的构成中有中子 ④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A.①② B.①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X、Y、Z三种元素 ① 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 X单质可以在Z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其中火焰为苍白色;③ XZ极易溶于水,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④ 每2个X2分子可与1个Y2分子化合生成2个X2Y分子,X2Y在常温下为液体;⑤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请回答:X+和Z-电子式为            ,化合物X2Y属于      (填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写出X2Y(写化学式)的电离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
A.FeSB.FeCl2 C.FeCl3 D.Fe3O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框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高熔点物质,J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在水中的溶解性      (选填“易溶”、“可溶”、“难溶”等)。
(2)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G→J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现象是                                       
(3)D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稀盐酸后,用合适的化学用语表示所得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