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概念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弱酸:每个分子能电离的H+数目B.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强弱C.浊液、胶体、溶液:分散剂粒子大小D.电解质

下列概念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弱酸:每个分子能电离的H+数目B.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强弱C.浊液、胶体、溶液:分散剂粒子大小D.电解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概念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A.强酸和弱酸:每个分子能电离的H+数目
B.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C.浊液、胶体、溶液:分散剂粒子大小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答案
A.在水中完全电离的为强酸,不完全电离的为弱酸,不能利用每个分子能电离的H+数目来判断,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同种溶质溶解的最大极限为饱和溶液,未达到最大溶解极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能利用导电来判断,故B错误;
C.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溶液,故C错误;
D.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铅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B.饱和溴水可用于鉴别苯和甲苯
C.乙醇可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为乙酸
D.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题型:顺义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西河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死海”的湖泊--运城盐池,该湖水含盐量极高,入冬后随着温度的变化,该盐湖中会析出不同的物质,水温在10℃左右开始析出NaCl,在0℃时才开始析出MgSO4.某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根据下表,在1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小,为什么却是NaCl先析出?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温度0℃10℃20℃30℃
MgSO4的溶解度(单位:g)2228.233.738.9
NaCl的溶解度(单位:g)35.735.835.936.1
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为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再把温度降至t℃.已知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
A.c=2b-aB.c=b+aC.c=2b+aD.c=2a+b
t°C时,将100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g水,恢复至t°C,析出2.5g晶体;再蒸发掉10g水,恢复至t°C,又析出7.5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C时,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由于缺少条件,无法求出t°C时A的溶解度
C.t°C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75g
D.t°C时,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5
10+2.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