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②Fe2O3+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②Fe2O3+2AlAl2O3+2Fe;1:2 ③SiO2+3C=SiC+2CO↑;1:2 ④3NO2+H2O=2HNO3+NO;2:1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反应①中比例为1:5;反应④中比例为1:2。 |
举一反三
古代曾用绿矾加强热得到硫酸、红色粉末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反应属于( )A.有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 | B.无氧化还原的分解反应 | C.只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只是分解反应 |
|
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
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 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 (1)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A.解毒时美蓝表现氧化性 |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 C.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 D.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 (2)NaNO2中钠离子核外有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Na、N、O分别与H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填化合物化学式),试解释原因 。 (4)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NaNO2 + HI → NO + I2 + NaI + H2O当有0.75mol HI被氧化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L。 (5)有人将26中反应产生的NO收集到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并在常温下将其压缩到1.01×107 Pa,然后加热至50℃时,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当温度恢复到常温,压强降至略小于1.01×107 Pa的2/3时,就不再改变。已知此过程中有一种产物是N2O。请写出生成N2O的反应方程式: 。 解释最后的气体压强略小于1.01×107 Pa的2/3原因: 。 (6)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①NaCl、② NH4Cl、③HNO3、④浓H2SO4,能使NaNO2转化为N2的是 。(选填编号) |
如图能正确表示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示意图是
|
2013年底,上海青浦发生一家三口误食亚硝酸盐造成两男孩身亡的惨剧。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是亚硝酸钠(NaNO2),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虽然形状很像食盐,而且有咸味,但有毒。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 亚硝酸钠(NaNO2)
| 氯化钠(NaCl)
| 水溶性
| 易溶,溶液呈弱碱性
| 易溶,溶液呈中性
| 熔点
| 271℃
| 801℃
| 沸点
| 320℃会分解
| 1413℃
| 跟稀盐酸作用
| 有红棕色的NO2气体放出
| 无反应
| 完成下列填空: (1)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氮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了___个轨道。亚硝酸钠中各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亚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盐中毒是因为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后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性比亚硝酸盐弱 B.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C.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3)NaNO2有毒,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在酸性条件下, NaNO2与KI的物质的量为1:1时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此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A)为________(填化学式)。若利用上述方法制A,现有两种操作步骤:①先将废水酸化后再加KI;②先将KI酸化后再加入废水。哪种方法较好?____(填序号。假设废水中其它物质不反应) (4)如要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固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B.测定它们各自的熔点 C.在它们的水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D.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试液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