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C.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D.将S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C.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D.将S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
C.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恢复原色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有无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A不正确;B、明矾在水中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能形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B正确;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C不正确;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这种褪色不稳定,加热后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后不能再恢复原色,D不正确,答案选B。2的性质等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FeCl3、Na2O2、Cu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B.在称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加入KNO3固体,铜粉溶解
C.“溶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碳酸钙与水、CO2的反应
D.氢氧化铝、碳酸铵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N2,则丙可能是NO2
C.若甲为Cl2,则丁可能是Fe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烧杯中盛有液态物质A,加入少量固体物质B,B不溶解。当通入气体C时发现B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溶解。则A、B、C依次为
A.H2O、BaSO4、O2               B.FeCl2溶液、Fe粉、Cl2
C.H2O、CaCO3、SO3气体          D.H2O、SiO2、HCl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A.①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⑥D.只有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 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用光束分别照射稀豆浆、硅酸胶体、氢氧化铁胶体,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二氧化硅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HF反应,因此属于两性氧化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