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②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答案
(1)①
②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D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
(2)①放热
△H=-273kJ/mol<0(反应为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
△H=-346kJ/mol
③5:6
解析

举一反三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______形,该分子属于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 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 mol CO2和2 mol H2O,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与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
A.HCl NaClB.SiO2 CO2
C.Na2CO3 KClO3D.H2O2 Na2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不能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   )
A.V2O5B.Cr2O3C.MnO2D.Mg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加热法分离的是( )
A.碘和氯化铵B.氯化钡和氯化铵
C.食盐和硅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  
① CO2,              ② NO2,          ③ PCl3,         ④ PCl5
⑤ BeCl2,            ⑥ N2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D.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