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如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           
(2)t3时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3)t4~t5阶段,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O.01 mol,而此阶段中反应体系吸收能量为a kJ,写出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请在如图中定性画出工业合成NH3中H2的逆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其相应的变化特点为:t1达到平衡,t2降温,t3又达到平衡,t4增大压强,t5再次达到平衡。)

答案
(1)0.02mol/(L•min)  (2)减小压强或取出部分平衡混合气体    1.0mol
(3)2A(g)+B(g) 3C(g) ∆H="+200a" kJ•mol‾1
(4)
解析

试题分析:(1)15min内,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0.6—0.3)mol/L÷15min=0.02 mol/(L•min)。
(2)t2~t3和t3~t4这两段平衡是不移动的,则只能是压强和催化剂影响的,因此应该推断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t2~t3的平衡比原平衡的速率要快,而t3~t4的速率又变慢,则前者应是加催化剂,因为条件只能用一次,t3~t4段为减压或取出部分平衡混合气体;反应物的浓度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增大,结合图1可知,A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A的变化为0.2mol/L,C的变化量为0.3mol/L.又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所以B为反应物,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的计量系数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B(g) 3C(g),所以,△c(B)=1/2△c(A)=1/2×0.2mol/L=0.1mol/L,起始2molA所对应的浓度为1mol/L,则体积应是2mol÷1mol/L=2L,故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n(B)=(0.1mol/L+0.4mol/L)×2L=1.0mol。
(3)根据方程式计算,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则反应2molA时,交换热量200akJ,而由图象可知,t4~t5阶段应为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A(g)+B(g)  3C(g)△H=+200a kJ•mol‾1
(4)t1达到平衡,则H2的逆反应速率(V)不变;t2降温,则H2的逆反应速率(V)降低;t3又达到平衡,H2的逆反应速率(V)不变;t4增大压强,H2的逆反应速率(V)增大;t5再次达到平衡,H2的逆反应速率(V)不变,据此画出图象,为
举一反三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2v(NH3)=v(C0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O℃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AH     O(填“>”、“=”或“<”),熵变AS    O(填“>”、“=”或“<”)。
(2)已知: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00-)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25.O℃时,O~6 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⑥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s)+C02(g) FeO(s)+CO(g) ΔH1=akJ·mol
反应②2CO(g)+02(g) 2C02(g) △H2="b" kJ·mol-
反应③2Fe(s)+02(g) 2FeO(s)△H3
(1) △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50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0,在此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和C02的起始量均为2.0 mol,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CO的平衡浓度为               
(3)将上述平衡体系升温至700℃,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O的浓度是C02浓度的两倍,则a          0(填“>”、“<”或“=”)。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使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再通入CO2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分)某反应A(g)+B(g)C(g)在任一时刻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υ、υ表示:

υ=k1·c(A)·c(B),υ=k2·c(C),其中k1、k2在一定温度下为常数,c(A)、c(B)、c(C)分别代表某时刻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请用题干中的符号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为       
平衡常数K=_             __。
(2)在300 K时,开始反应的A、B浓度均为0.1 mol/L,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则k1、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升高温度,k1的变化是       ,k2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若k1/k2增大,则说明正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4) CO2可与H2合成绿色燃料甲醇。300oC时,在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中,当c(CO2)=1.00 mol·L-1、c(H2)=1.60 mol·L-1时,分别选择催化剂Ⅰ、催化剂Ⅱ开始反应,t0时达到平衡状态M1、M2。若υ(M1)<υ(M2)。且达M1时,CO2的转化率为20%,请画出两个状态的浓度商(Qc)-时间(t)的关系图像,并标明相关数据。
=
(5)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铜(或氧化铜)制备甲醛。关于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沸点
水溶性
甲醇
65℃
与水相溶
甲醛
-21℃
与水相溶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知A处放入甲醇,C处收集到甲醛,若D处的气球在反应临近结束时使用,则B处应放入______(填化学式),请回答A、B、C三处采取控温的方式分别为A_____、B     、C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热水浴加热  b.冰水浴冷却   c.酒精灯加热   d.酒精喷灯灼烧  e.常温即可
实验临近结束时,挤压D处气球使空气进入装置,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反应A (g)+ 3B(g) =" 2C(g)" + 2D(g),下列数据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7mol/(L·s)         B.v (B) =1.8mol/(L · s) 
C.v (C)=1mol/(L·s)           D.v (D) =1.6mol/(L·mi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可逆反应2A(g)+3B(g)x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只有A、B;起始浓度A为5 mol·L-1,B为3 mol·L-1,前2 min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2∶3       B.x=1
C.2 min末时B的转化率为50﹪             D.2 min时A的消耗浓度为4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